中国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成熟,数据驱动型依托AI与区块链构建风控模型解决信息不对称;基础设施服务型由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基建支持;平台生态型整合电商物流场景实现融资嵌入;产业货款主导型以核心企业信用延伸服务上下游。多元模式协同推动产融结合深化,提升资金流转效率。
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经营管理中会采取不同的实践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品牌主导模式、能源主导模式、贸易主导模式、制造主导模式。同时也会对供应链金融产生不同的需求: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通常涉及四个主体,分别为银行、第三方物流公司、核心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其中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不同主体,其费用也是不一样的。
以大宗商品为例,从采购计划管理、资源组织、运输配送、应收款垫资、结算服务到价格管理等工程物资供应链管理组合服务。该业务模式主要赚取流通增值服务费、应收款垫资价差、基差管理收益等。从盈利收入结构来看,资金服务费占据主要盈利比重为62%,资源组织和物流配送占据15%,采购收益占据15%,运输收益占据8%。
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对于银行来说,基于对核心企业的管理,因此风险比较容易控制,因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的固定商业关系而为那些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银行的风险相对较小,因此银行贷款的不良率较其他贷款低。以为例,房地产业依旧是不良贷款率最高的行业,为5%,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为4.87%,建筑业为2.98%。j9.com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