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习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重庆海关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切实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以“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打通堵点、解决难点、破除痛点,有力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龙门吊起降不停,转运卡车来回穿梭。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运营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作业现场画面,班列订单、订舱、开行量等数据不断更新。数字背后是一张连接各方的信息网络,工作人员可实时查询以集装箱为单元的货物的在途运输轨迹。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要义是畅通,关键是协同,核心是创新。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要运输组织方式,铁海联运长期面临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数据无法共享的难题。“不同部门系统间的数据孤岛导致企业重复填报信息,直接影响物流效率。”承担相关工作的海关关员表示。
针对这一堵点,重庆海关协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建设数字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一码通”应用场景,推动海关、铁路、港口等监管数据信息共享,融跨关联19类主体23个系统,覆盖归集219项数据,贯通突破渝桂铁海联运主干线%。
近日,一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驶抵广西钦州港,所载货物转海运前往东南亚。这趟班列应用“铁海联运一码通”,实现全程实时监控,方便企业和主管部门实时掌握班列及货物的动态。
以监管数据互联互通成果为支点,重庆海关加强与通道沿线“朋友圈”的交流合作:对内,海关总署连续2年出台15条支持通道建设举措,重庆海关牵头搭建沿线海关协同联动机制,成立“海关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协调办公室”,对应沿线个直属海关的合作共建工作机制,共同磋商解决重大问题。对外,深化中新(天津、南京、重庆)“两国四方”合作机制,推动与新加坡关税局签署新一轮合作备忘录,建立“中国—东盟海关深化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互联互通磋商机制”,提升区域贸易安全与便利化水平。
从“一条线”延伸至“一张网”。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辐射我国18省73市158个站点,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74个港口。今年上半年,以重庆为运营组织中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经新通道进出口总值超4500亿元,同比增长超17%,规模创历史新高。
重庆地处内陆腹地,面临天然地理局限。为此,重庆海关主动协同相关部门单位,推动不同方向、不同物流运输方式之间联动发展,加快构建“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体系。
2024年10月20日,一列自越南河内始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铁路班列抵达重庆,随后在国际物流枢纽园重新编组,所载集装箱经重庆海关验放后,当天换乘中欧班列驶向波兰马拉舍维奇。
这趟联动班列即“东盟快班”,是重庆在物流联运模式上的一次创新之举:客户全程采用“一单制”,即运输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次下单,连集装箱都是“一箱到底”,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无缝衔接,货物从东南亚运到欧洲的全程耗时比传统运输方式节约5天至10天。
为保障路线畅通,重庆海关与口岸海关加强协同监管,不断提升短驳接卸、编组重装等环节监管效能。目前,“东盟快班”实现每周1列常态化开行,进一步加密了东南亚与欧洲间的贸易往来。今年上半年,“东盟快班”发运货物1060标箱,货值约12.5亿元。
“东盟快班”是海关主动服务内陆开放的缩影。近年来,重庆海关立足“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做文章,形成了一批引领性开放成果。重庆是制造业重镇,对铬矿需求量较大。以往,铬矿进口要跨洋越海走长江再进入内陆,时间长且成本高。为此,重庆海关率先开展海铁联运集装箱进口铬矿检验监管优化试点,铬矿可“一箱到底”抵达重庆果园港,全程运输时间较江海联运减少15天至20天。通过系列改革创新集成,铬矿直通内陆腹地,铜精矿等大宗资源产品通关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3种主要运输组织方式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联运8.44万标箱、同比增长25%。
借助国际物流大通道,西部地区生产的动力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加速出海,云南咖啡、甘肃苹果、新疆鲜食葡萄、四川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也得以走向世界。
改革试点是服务发展的起点。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提升海关改革试点覆盖面,助力各方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是破解开放发展难题的良方。
今年6月24日,一批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进口的聚乙烯运抵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重庆海关核对企业申报要素后作计税处理,确定17.85万元境内铁路运费不计入货物计税价格。
“仅这票货物我们就节约2.58万元的成本支出。”货主埃克森美孚化工商务(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确定进出口货物计税价格办法》,进口货物价款中单独列明的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发生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等,不计入该货物的计税价格。重庆海关通过调研得知,企业难以获取单独列明的境内段运费单据,进口时无法以客观可量化的数据申报扣减境内段铁路运费。对此,重庆海关在全国首创并率先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多式联运境内铁路运费扣减”措施。
如今,参照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发布的《支线运输服务运价公告》,企业进口申报时根据成交方式在报关单“杂费”栏填入可扣减的境内运费金额,经系统自动计算,即可实现境内铁路运费扣减。截至6月30日,重庆海关已累计为222家企业扣减运费4481.68万元,帮企业节约支出603.72万元。
近年来,重庆海关在海关总署指导和支持下,推动扩大前期政策试点适用面,扩大矿产品直通试点企业和试点品类,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范围;全国首创汽车成套零部件综保区出口监管新模式,全国首创“出口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装使用鉴定联动监管新模式”。目前,重庆海关推出的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中,获海关总署“首创性备案”的达14条,居全国海关系统第一,“四自一简”“一保多用”2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在全国复制推广。
牵一发而动全身,海关改革的“硬招”“实招”牵引着开放平台功能实现能级跃升。2024年4月30日,紧邻中铁联集重庆中心站、陆海新通道无水港等重要开放平台,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一年多来,重庆海关强化综保区与铁路口岸软硬件对接,打造特色应用场景,提高口岸顺势监管、精准监管效能,有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丰富新业态、拓展新模式,更好跨山越海、走向世界。
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通道沿线个海关的协作机制牵头作用,深入落实海关支持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各项重点举措,持续提升海关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以改革、开放、创新的扎实行动,支持重庆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j9.com官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