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com官网进入2025年下半年,亚太地区供应链在贸易政策调整、需求重构及区域性不确定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持续面临变化与挑战。
在本月市场资讯中,我们将分享亚太地区海运、空运、内陆运输、关税与冷链物流的最新动态,重点介绍马士基如何通过优化网络布局、增强运力保障、拓展多式联运网络与推出数字化可视化平台,帮助客户做好准备,应对未来变化。锁定马士基微信公众号,每月为您带来亚太区最新市场资讯。
海运市场波动性和复杂性持续存在。全球贸易格局演变、集装箱设备分布不均以及季节性拥堵风险,仍在影响本地区航运。根据Alphaliner最新报告,由于绕行好望角的航程延长,亚欧及跨太平洋航线的运力依然紧张,航程时间显著增加,运力可用性承压。
面对上述波动,马士基仍然维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船期准班率。根据海事数据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发布2025年5月报告,马士基以76%的船期准班率位居全球班轮公司首位,比行业平均水平(66%)高出10个百分点。“双子星” 联盟表现持续强劲,5月准班率达91%。
为增强服务连续性,并减轻欧洲港口拥堵影响,马士基自8月起将对AE5航线轮转安排进行优化:新增奥胡斯和哥德堡挂靠港,将汉堡前置于不来梅港之前。
本轮调整旨在灵活利用东西向海运网络,并优化APM奥胡斯码头等设施能力,以降低拥堵风险并提升运营稳定性。这一优化也使马士基得以重新部署支线船舶,应对欧洲范围内的拥堵风险。关于AE5航线轮转安排的最新信息,请访问马士基官方网站。
虽然红海航道危机、旺季港口拥堵及西北太平洋台风季等因素仍构成风险,但马士基通过动态运力规划与强有力的码头合作关系,已做好应对准备。建议客户与本地马士基团队保持密切联系,获取最新信息及规划支持。
1. 保持韧性,费率承压,航线年亚太地区空运需求保持稳健,半导体、高科技、时尚及跨境电商等重点行业构成主要支撑力量。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2025年4月全球空运需求同比增长6.3%;WACD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出口放缓,但5月全球需求同比增长仍维持在3.9%。当月,中国工业产出同比增速放缓至5.8%,反映外部需求趋弱。
同时,运力同比增长4%,第二季度整体可用吨公里累计增长5%。然而,运价普遍下行,马士基内部数据显示,远东亚洲至西亚及中亚方向价格跌幅最为明显。另外,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小额货物豁免” (即免征关税的低值小包裹)需求持续增长,目前已占亚太地区货运吨公里的约7%,占全球货运流量的3%。
马士基正依靠自营航班(OCFO)、舱位包板协议及与主要商业航司的深度合作,持续扩展亚太空运产品组合。即使面临旺季或由局势变化导致的需求激增,这些举措也可保证运力稳定。
以上海、香港为战略航空门户,新加坡、曼谷为中转枢纽的布局,为货物整合与路径调整提供了高度灵活性,在地缘政治或港口拥堵情形下可有效降低风险。这些关键节点也为时效性货物通达主要消费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马士基正提前部署,确保第四季度具备充足运力,以满足高价值、高时效货物的运输需求,实现更强的可预测性与提前规划。
通过实时货物追踪、关键节点可视化及便捷的订舱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客户可制定更高效、准确的运输计划。针对电商及小包裹寄运客户,马士基提供的综合解决方案兼具合规性、灵活性与端到端运作效率。
受益于制造业分散化、消费需求上升及区域贸易扩张等因素,2025年亚太地区内陆物流保持稳定增长。德里、浦那、胡志明市、重庆等内陆枢纽需求上升,跨境通道建设和多式联运融合成为未来网络布局的关键方向。
白宫最新公告显示,美国在8月1日最后期限前决定延续或加征对等关税。根据白宫于2025年7月22日发布的情况说明书,在一项新协议下,印度尼西亚出口商品将被征收19%的对等关税。7月23日,白宫宣布,日本商品的进口税率设定为15%,低于此前预计的25%。
短期内,对等关税将持续带来成本与合规双重压力,建议客户及时关注官方动态并调整贸易策略。
帮助客户全面掌控供应链绩效。借助直观仪表盘与实时数据洞察,客户只需这一个平台,便可跟踪货物状态、监控关键节点,并主动管理海洋、内陆及空中运输中的各类异常情况。从供应商交货周期到目的港滞留时长,“可视化工作室” 可将复杂的物流数据转化为可执行情报,帮助您优化成本、时效与准班率。